Loading...


演讲精华

欢迎辞

袁武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按此观看视频
  • 华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对促进环球经济互动发挥独特作用。
  •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
  • 香港服务业尤其可巩固和提升本身优势,在新形势下助力华商探索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商机。
  • 高峰论坛希望搭建本地工商和海内外华商交流平台,携手探索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市场商机,并进一步探讨提升香港现代服务业在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

主旨演讲

林郑月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香港能积极发挥大湾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其他城市拼船出海,开拓海外市场和机遇,包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在粤港、深港共同努力下,一些对建设大湾区具标志性的合作项目取得良好进展,加强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紧密联系,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助力大湾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未来特区政府继续增进与各地华商的联系,并已选定五个分别位于四个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合作区作为试点,鼓励香港企业用好这些合作区发展业务,与海外贸易伙伴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香港作为独特门户、跳板和中介人的角色。
  • 特区政府正积极与RCEP成员经济体紧密联系,以争取尽早就香港加入协定展开磋商,期望通过争取加入RCEP等推动对外关系的贸易发展,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按此观看视频

高云龙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
按此观看视频
  • 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愈开愈大”。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要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加快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为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提供支撑。
  • 大湾区要进一步集结各方资源,发挥创新优势,吸纳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与科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创新中心与新制造中心的集合体。
  • 在强化大湾区产业链的同时,能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进而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 大湾区要充分发挥东西方文明交流频繁的优势,打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视窗和枢纽。
  • 希望广大华商组织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做好“一带一路”联结者、建设者、贡献者,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治理,开创共建共赢未来。

谭天星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合作逆势增长,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重要动力。
  •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等,为世界创造更多需求,带来更多机遇。
  • “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全球华商心声。
  • 呼吁全球华商:
    1.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构建,助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共用发展机遇;
    2. 发挥融通中外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通;
    3. 大湾区建设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海内外华商加强合作,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按此观看视频

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按此观看视频
  • 国家将进入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并构建新发展格局。
  •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着力经济发展,而科技创新会是第一动力,未来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将不断增加,达至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水准。
  • 国家的发展将会为世界华商带来新的商机,当中包括:
    1. 国家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十大高技术产业,最具潜力的领域包括资讯技术、生命医药、新能源。
    2. 老年人、中产阶级和新世代将会带来庞大需求。
    3. 智慧城市和城市群如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的发展。

蔡冠深

全国政协常委、2021中总世界华商高峰论坛主席
  • 华商穿行于中外两个世界,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巨大的作用。
  •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把握好中国机遇,是全球华商逆境求进的关键。
  • 香港金融业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为全球华商提供全面多元的服务。
  • “十四五”规划坚持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圈,实现科技创新的“大湾区模式”,将为全球华人精英提供新机遇。
  • 期待全球华商与香港中总一起,支持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长远来说,更应把眼光扩大到《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团结全球华商,推动RCEP和CPTPP互惠互利发展,以打破贸易壁垒。
按此观看视频

专题论坛(一):金融产业发展前景与机遇

按此观看视频

许正宇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 香港金融业正在三方面下工夫:第一是巩固优势,继续强化国际融资和集资中心的角色。
  • 今年一到五月份,香港IPO集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六倍,港股日均成交额亦有七成增长。
  • 第二方面是开拓新市场,例如优化第二上市制度,务求吸引更多不同类别的行业到港上市,并筹备推出SPAC制度。
  • 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是未来重大课题,未来五年政府将推出超过1,000亿绿色债券。
  • 第三方面是谋划未来,在“十四五”规划下,香港须清晰自身的定位,令社会、中央和国际投资者更清楚香港的角色和优势,如此方可令未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陈家强

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WeLab集团资深顾问
  • 香港金融业蓬勃发展,有赖于与内地的互联互通,例如深港同、沪港通、债券通等,令香港和内地的金融体系结合起来,内地和外国的资金可同时汇聚于香港。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有其体制优势,例如香港的风险管理制度、交易制度和外国市场是完全一致的,有助交易更顺畅进行。
  • 未来香港金融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把握金融科技的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亦即令个人也可直接参与金融活动,不限于传统的大机构和基金。
  •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不但令跨境交易成本降低,亦大大促进各类金融活动的互联互通,令香港迎来重大机遇。

王兵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
  • 即使在2020年的全球疫情下,香港金融业仍保持平稳增长,这有赖于三大优势:包括与内地互联互通、金融服务提供商齐备以及行业的高度专业性。
  • 随着内地经济恢复、产业升级、消费扩容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上“双循环”战略,香港金融业将迎来巨大机遇。
  • 大湾区毫无疑问是重要市场,业界未来可重点关注区内科创金融、民生金融以及绿色金融三大领域。
  • 大湾区各大城市的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都为香港带来庞大机遇。
  • 香港地处内地和东南亚之间,配合自身优势,对推动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发展十分有利。

陈智深

盘谷银行(大众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 近年东盟和中国在经济上愈趋紧密,2020年东盟更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 “一带一路”和双循环战略,令东盟成为国际投资者焦点所在,预期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将更紧密。
  • 香港作为联系中国和东盟的枢纽之一,未来将迎来众多崭新机遇。
  • 中国在东盟投资众多“一带一路”项目,包括公路、高铁、港口、能源等,有助强化东盟的基础建设以及促进区内国家间的联系。
  • 去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中泰贸易仍提升了7%,可见两国经贸关系之密切。
  • 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弱点,泰国的经济复苏亦需发掘新的增长点,中国可透过一带一路增加泰国投资。

专题论坛(二):新常态下专业服务的功能角色

按此观看视频

郑中正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
  • 香港会计师具备多方面独特优势,精通两三文语、了解国情、熟悉国际商务惯例,并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获广泛认同,能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将外资引进来。因此,国家各项重要倡议计划如大湾区、“一带一路”等,都是香港会计师的用武之地。
  • 新冠疫情加速全球企业数码转型,故创新科技也是会计专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此外,香港会计专业可提供风险和危机管理、采购策略、资源整合等,协助内地及香港企业进行改革。
  • 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重要据点,加上RCEP协定将进一步推动区内经济融合,市场亦看好大湾区在RCEP框架下发挥重要作用,香港会计专业可谓发展无限。

刘会平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
  • 在“十四五”规划和双循环的新格局下,香港专业服务扮演着重要角色,贸发局亦透过不同活动及服务,协助香港专业服务界进军内地市场。
  • 在内循环参与者方面,透过“GoGBA”湾区经贸通一站式平台、于大湾区城市设立的“大湾区服务中心”和“GoGBA港商服务站”、粤港合作周等项目,为港商提供不同类型的资讯及支援,协助他们以大湾区为切入点,开拓内地市场。
  • 在外循环参与者方面,贸发局则通过多项国际会议、全球50个办事处网络、精准度高的商贸配对服务,促成港商与海外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东盟,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区域枢纽和商贸投资平台的角色。

陈晓峰

一邦国际网上仲调副主席
  • 过去法律界予人滞后于发展和科技,故近年本港法律专业都积极朝向高端、高增值的发展方向。在大湾区、“一带一路”市场始终存在一些文化、语言隔阂,法律专业亦开始应用更多科技元素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并推出COVID-19争议平台、配合法律专业的人工智能翻译等项目,大大提升法律专业的效益。
  • 未来希望香港法律专业以出口法律服务的概念,为大湾区、“一带一路”市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在律政司和两个律师会的支持下,香港律师能较易考取内地律师牌照,不仅可以在内地执业,也可从学习香港和内地在法规的不同之处,加深彼此了解。

房秋晨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
  • 在新冠疫情下,中国企业迎难而上,推动了“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危中往往藏机,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巨大需求基本没变,各个基建的合作需求更迫切。
  •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新一轮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五个领域和区域市场值得关注,包括:众多国家的碳中和承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资讯化等基础设施及东盟市场发展。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优势独特,可以携手内地企业构建相互促进的基建建设合作领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将继续加强香港中总、贸发局的密切合作,促进两地企业和全球华商在国际基建领域的桥梁作用。

孔令龙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全国中央理事、 利安达LLKG国际特许会计公司首席合伙人
  • 专业服务在RCEP是重要的一个篇章,也是大湾区的重点。它代表重大契机与更多竞争。
  • 香港与马来西亚的合作见于四个范畴:一是专业人士,两地皆用普通法,法律人才较容易协助两地投资者避免法律纠纷;二是税务规划,马来西亚的税务法律跟香港大同小异,容易互通联系;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内专业知识联盟若能扩大到RCEP将迎来更大契机。四是国际声誉,马来西亚被视为理想投资国,可望与中国、香港优势互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 盼将来建立固定良好的平台,共同为企业互相在区域投资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专题论坛(三):创新科技合作与未来发展

按此观看视频

严浩

日本中华总商会理事长、EPS集团总裁
  • 中日之间在国家层面的交流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妥善解决。然而,日本商界对大湾区的发展和与中国的经济交流还是持着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大湾区会为日本商界,尤其是日本华商带来发展的机会。
  • 现时不少日本华商在深圳及东莞投资,相信日后还会增加投资。华商可以连系日本商界,推动他们一起到大湾区发展。
  • 虽然日本在研发新药能力超卓,但当地金融市场相对保守,不少研究成果得不到足够资金,香港金融市场正好协助日本医药发展。

夏友正

香港科技园公司首席企业发展总监
  • 特区政府重点支援创科渐见成绩,香港正建立创新生态圈。
  • 疫情催生数码化,而不少传统企业都开始重视新科技冀活化业务。
  • 现在有超过1,000间公司在科技园落户,15,000人在科学园上班,在刚举办的创科培育计划,共有165间创科公司毕业,为历届之冠。
  • 科技园正积极与深圳合作,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现“一区两园”。期望彼此加强合作,将香港的初创公司带到内地市场,同时亦能将内地初创公司经香港引领到国际市场。

袁远

美芯集成电路(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 中美关系紧张,影响人才流动,限制高新技术入口中国,其中对晶片的限制,遏制中国晶片业的发展。
  • 香港拥有“一国两制”优势,加上实行低税率,完善的教育制度,以及推行吸引人才计划,能吸引国际科研人才汇聚。
  • 建议于香港科学园设置晶片研发的核心队伍,并结合在大湾区城市如深圳和东莞设立应用和技术支援设施,在区内拓展集成电路制造和测试产业。

姚震邦

天空社有限公司创办始人
  • 国家正发展十项战略性产业,市场庞大,为企业带来商机。
  • 初创企业大可伙拍内地研究院一起拓展业务。
  • 内地省市订立不同政策支援创科发展。以前海为例,当局设立企业起动基金、提供租金减免,并定期举为投资者配对活动。
  • 不同行业适合到不同的大湾区城市,初创企业应多了解不同省市的支援政策。

工业贸易署“工商机构支援基金”拨款资助

在此刊物上/活动内(或项目小组成员)表达的任何意见、研究成果、结论或建议,并不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或工商机构支援基金评审委员会的观点。
Any opinions, findings, conclusions or recommendations expressed in this material/event (or by members of the project team) do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r the Vetting Committee of the Trade and Industrial Organisation Support Fund.